hth手机版登录

宝石鉴评有标准

  古罗马哲人老普林尼有言:“在宝石微小的空间里,包含了整个壮丽的大自然,仅一颗宝石就足以展示天地万物之优美”。

  宝石鉴评是对宝石质地、形态或造型、加工工艺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这可主要从材质美和工艺美两方面考量:材质美包括颜色、光泽、透明度、净度、质地等,是构成宝石价值的基本要素;工艺美包括材料运用、设计评价、加工工艺(琢磨/雕刻工艺和抛光工艺),是构成宝石价值的人文因素。此外,还包括对宝石本身尺寸大小所体现的稀有性或震撼性的评估。

  截至目前,我国对于天然宝石中的“四大珍贵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天然玉石中的“玉石之王”翡翠及天然有机宝石中的“宝石皇后”珍珠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级分级标准。此外,《绿松石 分级》国家标准也已通过评审。而目前有关宝石的国际标准一个也没有,我国不仅宝石国标最多而且也是惟一有国家级宝石标准的国家,领先世界。

  宝石国标为宝石价值的综合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不仅是珠宝鉴定师出具宝石分级证书的行业基准,可助力宝石行业的规范发展,还是消费者选购宝石的重要指南、进行宝石价值比较的权威参考。

  1996年,参照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宝石研究院(GIA)总裁李迪克先生提出的钻石4C(包括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和克拉重量Carat Weight)分级体系,我国出台了首个《钻石分级》国家标准(GB/T 16554-1996),彻底结束了中国成为垃圾钻石倾销地的历史,促进了国内钻石行业的健康成长。

  根据新修订的《钻石分级》国标(GB/T 16554-2017)及新出台的《黄色钻石分级》国标(GB/T 34543-2017),钻石可从质量、颜色、净度及切工4个方面做鉴赏和评价,这是钻石外观和稀有性的客观反映。鉴评钻石时,必须在黑、白或灰色并且无阳光直射的中性环境中,在专用的比色灯下,以白色的比色板(或纸)为背景,与标样进行严格地比对,才可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1.质量:指钻石的质量或尺寸大小,国际上通常用克拉重量表示。米制克拉相当于0.2克,即1 g=5 ct。1克拉可分为100分,故1颗0.5克拉的钻石称为50分,0.01克拉的钻石称为1分。克拉重量后保留2位小数,钻石的第3位小数进位非常特殊,不是通常的四舍五入,而是逢九进一,如0.999 ct≈1ct,而0.998 ct≈0.99 ct。若刚好1ct,也许是进位而来的,若钻石稍有破损,肯定会小于1ct。

  钻石颗粒通常很小,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钻石原石名叫“库利南”,重3106.75 ct(相当于男士拳头大小);最大的抛光钻石名叫“金禧钻石”,重545.67 ct;通常1 ct以上的抛光钻石就算大钻了。钻石越大越稀少,因而也越珍贵。超过1 ct的钻石,其价格呈几何级数增长。

  2.颜色:指钻石的天然色调。国标中将无色钻石(习称“白钻”)的颜色分成“白”、“微黄白”至“浅黄白”,从D色(100色)、E色(99色)到N色(90色)、 N色(90色)共12级。

  白钻当然是颜色越白越好,如D色或100色甚至超D色(Ⅱa型钻石特别白)最好。但是,对于1克拉以下的首饰钻,H色或96色就很白了;若颜色级别更低的钻石,可配以黄色18K金,这样性价比会更好。优质钻石通常都是无色的或近于无色的,是市场的主力军。然而,如今彩色钻石(简称“彩钻”,包括黄钻、红钻、粉钻、蓝钻及绿钻等)更受追捧,甚至黑钻也成为时尚。

  黄钻为I型钻石,在彩钻市场中占有率最大、交易量最多。黄钻的主体颜色均为黄色,其颜色分级与彩色宝石的大致相同,包括3个色调类别(包括黄、微绿黄和微橙黄)、4个彩度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艳彩、浓彩、彩和淡彩)和3个明度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亮、明和暗)及“均匀”或“不均匀”描述。采用“明度+彩度+色调”办法来进行描述,如“亮艳彩黄”、“明浓彩黄”和“暗彩黄”等。

  注意:钻石具有荧光性,在紫外光下约有35%的钻石都会发光,并且颜色各异、强弱不同,对钻石的颜色和外观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而对钻石的价格的影响程度也不同。钻石的荧光颜色多种多样,其中以蓝白色荧光最为典型,有时强荧光会造成白钻外观雾蒙蒙的,俗称“奶油钻”。然而,对于彩钻如黄钻或蓝钻,若荧光为黄色或蓝色或许还会使黄钻或蓝钻看起来更灵动有魅力。

  3.净度:是钻石的独特印记。十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净度分为5大级、11小级,即镜下无瑕级(LC级,可细分为FL/IF)、极微瑕级(VVS级,VVS1/VVS2)、微瑕级(VS级,VS1/VS2)、瑕疵级(SI级,SI1/SI2)及重瑕级(P级,P1/P2/P3)。

  钻石当然是越纯净越好,以无瑕级(LC级,十倍放大镜下纯净无瑕)最好。但是,1克拉以上的首饰钻微瑕级(VS级,十倍放大镜下可见但肉眼难以见到瑕疵)以上性价比好即可;而1克拉以下的首饰钻没有必要非得追求极微瑕级(VVS级,十倍放大镜下难以见到瑕疵),其实瑕疵级(SI级,肉眼可见瑕疵)性价比好的也OK。另外,还要学会看钻石分级证书上的净度素描图,相同级别,净度素描图上的包裹体越少、越小、越靠近腰部越好。

  4.切工:包括切工比率(包括台宽比、冠高比、腰厚比、亭深比、全深比、底尖比及冠角和亭角,它们中任何一项出现偏差,都会影响钻石的美观性)、对称性(包括钻石的切磨形状、对称排列及刻面位置等的精确度)及抛光(即钻石表面抛光完美程度)。

  白钻对切工要求特别高,切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美观程度,因而在价格构成中所占权重较大。这是由于只有好切工才能够展示钻石完美的火彩、闪光和亮光等光学效应。“火彩”是因钻石的色散而使光线折射形成的彩虹般的七彩光,“闪光”是切割完美的钻石移动时所闪耀出的绚丽光芒,又称“闪烁”,而“亮光”则是钻石天然的亮度和光芒,更是钻石的灵魂。无论钻石太薄或太厚都会漏光,只有理想切工即3EX(切工极好EX,修饰度极好EX——包括对称性极好EX和抛光极好EX)才使钻石更加璀璨夺目。

  黄钻的切工也是其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不像标准圆钻型白钻的切工显得那么重要,又比彩色宝石的切工对其价值贡献更大。黄钻的切工好坏也可从比率、对称性和抛光三方面做评价。

  请谨记:钻石不需要产地鉴定!这是由于钻石颗粒小、包裹体很少、毛胚统一分类分级及销售模式所致,最重要的是产地特征不明显,只有一些大的记名钻石标注有明确的产地。对于钻石来说,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钻石的国家是印度,而累积钻石产量最大的国家是南非,然而并不是南非产的钻石品质就最好。重点是权威鉴别判定机构所出的钻石分级证书。

  近年来,彩色宝石(又称“有色宝石”,简称“彩宝”)市场火热,然而它在重要的宝石学文献中却并没有确切的定义。

  广义的彩色宝石,泛指除钻石外,所有天然的和人工的珠宝玉石,包括无机宝石(含无色宝石)和有机宝石,乃至人工宝石及仿制品。

  狭义的彩色宝石,是指除钻石外的所有的天然宝石——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性、耐久性和稀少性,可加工成饰品的矿物单晶体(可含双晶),譬如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变石、碧玺、尖晶石、坦桑石及石榴石等,甚至包括无色宝石如无色水晶、无色锆石、无色托帕石及无色蓝宝石等。

  彩宝的鉴评目前还没有一套国际公认的标准,行业内基本上遵循4C标准。我国率先出台了红宝石(GB/T 32863-2016)、蓝宝石(GB/T 32862-2016)和祖母绿(GB/T 34545-2017)3个分级标准,从而开启了彩宝品质分级标准化的崭新篇章。

  彩宝的美丽不仅取决于颜色、净度,还取决于火彩(与切工、净度和透明度有关)。彩宝与钻石的鉴赏与评估不同之处有4——

  1.彩宝的颜色评价——颜色是决定彩宝价值最重要的因素,在其价格构成中所占权重最高。彩宝一定要进行切工定位,这是由于多数彩宝都具有各向异性——即多色性,还有颜色不均匀性。切磨时应使台面严格垂直于长轴方向,避开多色性的影响,使得成品从台面上看其颜色最纯正和最饱和,否则会导致颜色不正,即受多色性的影响而偏色甚至带杂色。

  注意:只有在晴天10~16时的自然光(相当于色温4500~5500K、显色指数不低于90的标准照明光源)下,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等彩宝呈现的颜色最真实,最有利于颜色的观察及分级评价。

  观察时,在白或浅灰色的中性环境中,手持宝石腰部,使宝石距离光源约25厘米,在反射光下,可晃动宝石30°角,从宝石冠部或台面观察其反射色及内反射色,才是红、蓝宝石和祖母绿等彩宝的真实颜色。

  请谨记:必须在相同光源和背景下,鉴评彩宝;选购时,在不同光源(黄色暖光、白色冷光以及标准光)下颜色均不变,表示彩宝品质最好。

  2.彩宝的净度评价——不能套用钻石的净度标准。钻石净度评价使用十倍放大镜,而彩宝通常依据肉眼观察来确定,尤其是红宝石、祖母绿和碧玺等宝石素有“十宝九裂”之说。彩宝的净度没有钻石的要求那么严格,即使像拍卖价高达数千万的缅甸产红宝石或哥伦比亚产祖母绿首饰,也可从它们的图片上显而易见包裹体,真可谓美丽与缺憾同在。

  至于包裹体特征能够说是天然宝石独一无二的“指纹”特征,不仅是宝石品种及产地鉴定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宝石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造就了星光红、蓝宝石及祖母绿猫眼,还成就了独具魅力的达碧兹祖母绿,像祖母绿中的瑕疵更被它的“铁杆粉丝”谓之“祖母绿花园”,这是大自然留下的时光印记,更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和美感。

  注意:彩宝的内部特征是指包含在或延伸至宝石内部的天然包裹体、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特征,而彩宝的外部特征则是指暴露在宝石外表的天然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特征。然而,当这些内、外部特征影响到彩宝的美丽程度时,就属于瑕疵或杂质或缺陷。

  观测时,必须在规定的条件下, 根据彩宝的内、外部特征的类型、大小、多少及所在位置对其美丽程度的影响程度判断净度级别。

  3.彩宝的切工评价——既不像钻石那样严格,也没在其价格中占权重那么大,主要看长、宽、厚的比例与角度、对称性对“火彩”或反火及亮度等光学效应的影响。

  4.彩宝评价的特殊性——优化处理及产地因素。比如,绝大多数红、蓝宝石的颜色都是热处理而成,而绝大多数祖母绿都或多或少有净度优化。因而,鉴评红、蓝宝石时,就增加了是否经热处理及热处理的程度指标,而鉴评祖母绿时,同样增加了是不是真的存在净度优化及净度优化处理的程度指标。

  彩宝的产地对于其价值也有特别大的影响,这是由历史和人文等原因和市场因素等条件决定的,这一点与钻石鉴评不同。产地鉴定只是针对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的一些珍贵的包括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等彩宝。国际上的这类宝石鉴定证书大多数都会标明它们的产地。

  缅甸尽管是亚洲顶级红宝石产地,但并不代表缅甸产的红宝石就最好。原因可能有3:一是缅甸著名的红宝石矿区不只抹谷(Mogok)1个,其他的还有猛速(Mong Hsu);二是并非每个矿区所产的红宝石都是顶级的;三是鸽血红红宝石并非只产于抹谷,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越南等国也都有它们的身影。

  同理,缅甸抹谷也是皇家蓝蓝宝石的主要产地,克什米尔是矢车菊蓝蓝宝石的主要产地,而哥伦比亚穆佐则是世界上最好的祖母绿的主要产地。

  颜色(红宝石):包括3个色调类别和4个彩度级别。采用“彩度+色调”办法来进行描述。若彩度为“深红”、色调为“紫红”时,则称之为“深紫红色”;若彩度为“红”时,则直接称之为“红色”、“紫红色”及“橙红色”。

  红宝石的颜色要求纯正、浓艳而又饱满,若色调不正,颜色偏紫或偏橙都会影响其品质;若彩度太深偏暗或太浅发粉也会降低其品质,因而红宝石以纯正的“艳红”——商业上称“鸽血红”的价值最高。所谓“鸽血红”,是指红宝石的红色有如缅甸当地成年鸽子动脉中流动的鲜血般鲜艳浓烈的深红色,纯净而又明亮。

  世界各大宝石鉴定机构出具“鸽血红”鉴定证书时,首先必须确定红宝石的天然性,针对天然的未经人工优化处理或只经热处理的刻面型红宝石裸石,依据红宝石中致色元素铬达到一定的百分含量(Cr2O3通常为2%~3%,使其颜色红艳鲜亮且荧光强),再以红色的色调和彩度等各项指标与标准比色卡进行严格比对得出。

  颜色(蓝宝石):包括3个色调类别、4个彩度级别、3个明度级别及均匀性描述(有均匀和不均匀之分,若从台面观察时,可见色块、色斑或色带时应该描述)。采用“明度+彩度+色调”办法来进行描述。若明度为“明亮”、彩度为“艳蓝”、色调为“蓝”时,则称之为“明亮艳蓝色”。

  蓝宝石的颜色要求纯正或略带紫色调、鲜艳明亮而又均匀,若色调不正,颜色偏绿或太紫都会影响其品质;若彩度太深发黑或太浅也会影响其品质;若明度不明亮或偏灰并且颜色分布不均匀都会降低其品质,因而蓝宝石以“艳蓝”或“浓蓝”(即商业上称的“皇家蓝”和“矢车菊蓝”)的价值最高。所谓“皇家蓝”,是指艳蓝或浓蓝中不具有轻微紫色调,即呈强烈而饱和的纯蓝色,又被誉为“贵族之蓝”;而“矢车菊蓝”则是指呈朦胧的天鹅绒般的略带紫色调的浓艳蓝色蓝宝石。

  颜色(祖母绿):包括3个色调类别和4个彩度级别。采用“彩度+色调”办法来进行描述。若彩度为“艳绿”、色调为“微蓝绿”时,可去掉“微”字,则称之为“艳蓝绿色”。

  祖母绿的颜色要求纯正、浓艳而又饱满,若色调不正,颜色偏黄或太蓝都会影响其品质;若彩度太深偏暗或太浅也会降低其品质,因而祖母绿以纯正的“艳绿”也可略带蓝色调的价值最高。

  净度:分为3~4级,包括极纯净(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不易见内、外部特征,或仅在不明显处有点状或丝状包裹体,不过红宝石还可有轻微的外部瑕疵,但对整体美观基本上没有影响)、纯净(肉眼难见其内、外部特征,宝石内部较为干净,可含少量外部特征,但对宝石整体美观有轻微影响)、较纯净(肉眼可见宝石内、外部特征,对宝石美观有一定影响)及一般(肉眼易见宝石内、外部特征,对宝石美观有明显影响),其中极纯净这一级别只有红、蓝宝石有,而祖母绿无此级别,这是由于祖母绿极纯净者罕见。

  注意:红、蓝宝石或祖母绿常见的内部特征包括点状、管状、晶体状、指纹状包裹体,针状、云雾状和圆盘状包裹体(只有红、蓝宝石有)或流体包体(包括气液二相或气液固三相包裹体,只有祖母绿有),裂纹或缝隙和空洞;而外部特征则包括表面纹理、抛光纹、刮痕、棱线磨损及破口。

  火彩:分为4级,包括极好(红、蓝宝石的火彩≥70%,而祖母绿的火彩≥60%,火彩非常多,极易观察,整体亮丽而闪烁)、很好(红、蓝宝石的火彩介于50%~70%,而祖母绿的火彩介于30%~60%,火彩很多,显而易见,绝大部分亮丽而闪烁)、好(红、蓝宝石的火彩介于20%~50%,而祖母绿的火彩介于10%~30%,火彩多,易于观察,大部分亮丽而闪烁)、一般(红、蓝宝石的火彩20%,而祖母绿的火彩10%,火彩少或无,不易观察)。

  注意:这里的火彩是指红、蓝宝石的反火部分占冠部总面积多少及其明亮程度。观察时最好转动宝石,从宝石冠部观察光在宝石内经反射和内反射等作用所产生的闪烁现象,即估计其火彩比例及亮度。

  热处理(红、蓝宝石):分为5级,包括未经热处理(N,无热处理迹象)、热处理无残留(H,有热处理迹象,但没有残留物存在)、热处理少量残留(H1,宝石内部裂隙中有少量的残留物,但表面特征不明显)、热处理中量残留(H2,宝石内部裂隙中有较多的残留物,表面裂隙中也有较明显的残留物)及热处理大量残留(H3,宝石内部裂隙中有很多的残留物,表面裂隙和/或凹坑中有明显的残留物)。

  注意:观测红、蓝宝石内部包裹体(针状金红石晶体断裂及锆石晕等)有没有变化区分是否经过热处理。

  净度优化(祖母绿):分为5级,包括未经净度优化(N,无净度优化迹象)、不明显(IF,只有达表面的小缝隙,极少量充填物,对净度影响可忽略不计)、轻微(F1,台面有不多于1个或其他位置有不多于3中缝隙,中等量充填物,对净度有轻微影响)、中等(F2,台面有不多于1个大缝隙或不多于3中缝隙或其他位置有不多于2个大缝隙,较多充填物,对净度有一定影响)及明显(F3,台面有1个以上大缝隙或其他位置有2个以上大缝隙或贯穿缝隙,大量充填物,对净度有明显影响)。

  注意:祖母绿的净度优化是指通过在祖母绿缝隙中充填无色物质如无色油或树脂等改善其净度和外观,10倍放大镜下未见充填物出露。

  切工:包括刻面宝石的比例及修饰度。比例是指宝石的长轴、短轴、冠高、亭深、全深等各部分尺寸及相互之间的比例,其中以长短轴比为主,但不同琢型的长短轴比是不同的,如椭圆形1.33:1~1.66:1、垫形1.1:1~1.2:1、祖母绿型1.5:1~1.75:1等;而修饰度则包括宝石的对称性及抛光等方面。

  红、蓝宝石的琢型以椭圆形和垫形最佳,而祖母绿的琢型则以祖母绿型最好,它们的切工比例若正好在各种琢型的范围内并且对称性好、抛光度好最为理想,若大于或小于这些比例都会影响其价值,偏离越大,影响越大。

  质量:克拉重量保留至小数点后第2位。对于红、蓝宝石及祖母绿来说,要求越大越好,越具有稀有性和震撼性价值越高。红宝石和祖母绿一般颗粒较小,3~5克拉的极品红宝石和祖母绿,已具有收藏投资价值,优质者超过10克拉已非常稀少。不过,大颗粒的优质蓝宝石相对容易找到,但5克拉以上的顶级蓝宝石已属难得。